+发表新主题
hyzy1105 发布于2025-10-24 10:53 97 次浏览 13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不用多说,这是 "21世纪全国应用型本科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丛书"中的,非扫描版的.很清晰.如果有需要的可以下载下来看看.

以下是屝页的前言


丛书总序
殷国富*
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工具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提供各种性能先
进、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装备的任务,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信息、新材料、系统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应用和衍生,极大地拓展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活动的深度
和广度,改变了现代制造业的产品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
生产组织模式,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机械设计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这些机械方面的新方法
和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现代机电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机械构
件,而是由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集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功能不仅
限于加强、延伸或取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扩大到加强、延伸或取代人的某些感官功能与
大脑功能。
(2) 随着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和数字化,CAD/CAM/CAE/PDM 集成技术和软件系统得
到广泛使用,促进了产品创新设计、并行设计、快速设计、虚拟设计、智能设计、反求设
计、广义优化设计、绿色产品设计、面向全寿命周期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
断发展。机械产品的设计不只是单纯追求某项性能指标的先进和高低,而是注重综合考虑
质量、市场、价格、安全、美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在不断吸收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成果的基
础上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并将其综合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
使用、服务的机械产品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
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4) 机械产品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得到很大的发展,
涌现出CIMS、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网络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大规模定
制等先进生产模式,制造装备和制造系统的柔性与可重组已成为21世纪制造技术的显著特征。
(5) 机械工程的理论基础不再局限于力学,制造过程的基础也不只是设计与制造经验及
技艺的总结。今天的机械工程学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依赖诸如现代数学、材料科
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系统论与控制论等多门学科及其最新成就。
上述机械科学与工程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表明,现代机械工程学科越来越多地体现着
知识经济的特征。因此,加快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综合素质的机械工程
学科人才的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培养出
适应世界机械工业发展潮流与我国机械制造业实际需要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不断推动
我国机械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进步。
为使机械工程学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由较专、较深、适应性差向较通用、较广泛、适
?殷国富教授:现为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II
应性强方向转化,在教育部的领导与组织下,1998 年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3 次大的修
订。调整后的机械大类专业变成4 类8 个专业,它们是:机械类4 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业设计);仪器仪表类1个专业(测控
技术与仪器);能源动力类2 个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类1 个
专业(工程力学)。此外还提出了面向更宽的引导性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因此,建立
现代“大机械、全过程、多学科”的观点,探讨机械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专业创新人才的
培养模式,是高校从事制造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建立培养富有创新能力人才的
教学体系和教材资源环境,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要达到这一目标,进行适应现代机械学科发展要求的教材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之一。因此,组织编写出版面向大机械学科的系列教材就显得很有意义和十分必要。北京
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林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通过对国内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教材实际情况
的调研,在与众多专家学者讨论的基础上,决定面向机械工程学科类专业的学生出版一套
系列教材,这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按照教材编审委员会的规划,本系列
教材将逐步出版。
本系列教材是按照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合理定位,由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立足于21世纪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需
要,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目标进行编写,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需要。本系列教材编写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全球机械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发展的大背景,建立现代大机械工程学科的新理
念,拓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特别是突出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2) 重视强基础与宽专业知识面的要求。在保持较宽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强化产
品设计、制造、管理、市场、环境等基础理论方面,突出重点,进一步密切学科内各专业
知识面之间的综合内在联系,尽快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结构。
(3) 学科交叉与综合的观念。现代力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系统科学等
新兴学科与机械学科结合的内容在系列教材编写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4) 注重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不断强化自我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向着富有鲜明个性的方向发展。
总之,本系列教材注意了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科基础,反映系列教材各门课程之间
的联系和衔接,内容合理分配,既相互联系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努力拓宽知识面,在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当然,本系列教材还需要在内容的精选、音像
电子课件、网络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使之能满足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需要,
在众多的机械类教材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最后,我要感谢参加本系列教材编著和审稿的各位老师所付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辛勤
劳动,也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林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对本系列教材的支持和
编审工作。由于编写的时间紧、相互协调难度大等原因,本系列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错
漏。我相信,在使用本系列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改进和完善这套教材,
使之在我国机械工程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006年1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3人评论

hyzy1105 发表于 2025-10-24 11:01:06

第一个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zy1105 发表于 2025-10-24 11:06:18

第二个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zy1105 发表于 2025-10-24 11:12:13

第三四个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eqingfeng08 发表于 2025-10-29 03:38:41
液压是机械的一个必修部分,以前学的是材料,现在转机械了,把基础知识也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zy1105 发表于 2025-10-30 15:03:14
没有人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lark1708 发表于 2025-10-31 06:39:20
全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lark1708 发表于 2025-10-31 06:46:04
楼主全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687 发表于 6 天前
非常不错的资料,感谢LZ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687 发表于 6 天前
最好能把资料合并压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