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kangfuchang 发布于2024-12-29 13:46 92 次浏览 16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家好!请问:不锈钢材料的硬度由什么决定的, 什么样的不锈钢的韧性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6人评论

daixiaoliang 发表于 2024-12-30 13:58:16
我也想知道,就是没高人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g_cp 发表于 2024-12-31 01:41:23
按主要化学组成分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也可以以性能特点分成耐酸不锈钢和耐热不锈钢等;通常以金相组织进行分类。按金相组织分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 — 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 — 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1) 铁素体型不锈钢 F 铁素体具有磁性,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 11.5%~32.0% 范围内。但是碳的含量极低 <0.2%,不可淬火。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2) 马氏体型不锈钢 M 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马氏体不锈钢同样也具有磁性,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 11.5%-18.0% 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达 0.6% 。碳含量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热强性,可以作为温度低于 700℃ 以下长期工作的耐热钢使用。它广泛用来制造对韧性和冲击韧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排气阀和医疗器械。
  (3) 奥氏体型不锈钢 F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17—26%)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 8%-25%)而形成的,具有奥氏体型不锈钢不能利用热处理使晶粒细化,也不能经过淬火来提高其硬度。这类钢的冷加工硬化程度高,通常没有磁性,经过冷作可在钢内析出少量铁素体或马氏体的组织,会出现少量磁性。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同绝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 15~800 范围内增大较快,温度进一步降低时则变化缓慢,而屈服强度有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
  (4)其他特殊材料的应用领域开发出特殊材料。例如:所说的奥氏体一铁素体型双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铁素体。它含有 18-25% 的铬, 4-7% 的镍以及 4% 的钼。镍、镍 - 铜、镍 - 铬以及其他以镍 - 铬为基础的特殊不锈钢也属于此类。此类特殊材料具有特殊的特性,有固定的材料名称,如ronifer,Nikrofer,AIIoy,ferrotherm,HasteIIoy,IncoIoy,InconeI,MoneI 。这些材料也有属材料号及其化学成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ouyuan 发表于 2025-1-1 20:11:05
我也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angfuchang 发表于 2025-1-2 03:50:56
多谢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lgdj 发表于 2025-1-3 22:07:32
不锈钢材料的硬度的决定因素比较多,不仅与化学成分有关系,还与锻造,铸造和轧制等加工方式有关系,同时热处理也是其决定因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zsuncf 发表于 2025-1-4 12:34:11
我觉得楼上说的是针对强度而言,硬度与强度有关;
硬度与热处理很有关系;另外韧性是一项很综合性的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_hryang1 发表于 2025-1-4 23:50:39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是化学成分了,马氏体不锈钢肯定最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min 发表于 2025-1-5 21:12:07
yzsuncf 发表于 2025-1-4 12:34
我觉得楼上说的是针对强度而言,硬度与强度有关;
硬度与热处理很有关系;另外韧性是一项很综合性的指标 ......
韧性主要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idahr 发表于 2025-1-7 13:47:28
我们这里不锈钢硬度可以变化.固溶处理后hv低于200,比较软.当二次加工后硬度能达到hv250左右.因此和热处理,加工工艺有关.
还有我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也有关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