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不含钛,冷加工有较高的强度,单伸长率比301稍差,常用于建筑装饰部件。
后者含有稳定化元素钛,钛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焊后热处理可将碳化铬转变为碳化钛,可极大消除因焊接带来的晶间腐蚀倾向。但该钢种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已逐渐趋于淘汰。
1Cr18Ni9Ti产于前苏联,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属于换代产品。碳是造成不锈钢晶界腐蚀损坏(俗称敏化)的主要原因,早期限于冶金设备水平,难以控制ωc<0.03%,而在钢中加入Ti或Nb,使其优先与碳结合固定碳从而减少或抑制Cr23C6在晶界上析出,以减轻晶界附近铬的贫化所引起的晶界腐蚀(即提高钢的抗敏化能力),使1Cr18Ni9Ti钢一直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1Cr18Ni9Ti钢钢水粘稠,不论连铸坯还是模铸坯,表面质量差,坯料剥皮修磨的工作量大,并且成品材的纯净度低,往往含有TiN、TiO2夹杂而导致大量废品,成品抛光性能不好,难以得到高精度表面。另外,焊接时还会在焊合后出现所谓的"刀状腐蚀"。随着冶金精炼技术的发展,(AOD氩—氧脱碳精炼法)、VOD(真空吹氧脱碳法)的采用,冶炼低碳和超低碳(ωc<0.03%)的不锈钢已不成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降碳来取代原来的采用Ti和Nb固碳的办法以减少敏化现象。为此,在发达国家该钢种有被淘汰的趋势,我国有些行业也已经将其列为不推荐使用的钢号。但1Gr18Ni9Ti由于有Ti的存在,可以稳定碳化物,净化晶界,再一定行业中还有应用。如管道、耐酸容器、焊芯、仪表、医疗器械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