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jiefu007 发布于2025-8-10 17:41 31 次浏览 5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一).润滑脂:

    润滑脂的性能包括: (1)触变性 ;(2)粘度 ;(3)强度极限 ;(4)低温流动性 ;(5)滴点 ;(6)蒸发性 ;(7)胶体安定性 ;(8)氧化安定性等。

    润滑脂的种类和牌号繁多,分类方法也有许多种,有的按基础油组成分类,如分为石油基润滑脂和合成油润滑脂;有的按用途分类,如分为减摩润滑脂,防护脂和密封脂;有的按润滑脂的某一特性分类,如高温脂,耐寒脂和极压脂等。润滑脂中的稠化剂的类型,是决定润滑脂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现将几类润滑脂的特性简要介绍。

    (1).烃基润滑脂 以地蜡稠化基础油制成的润滑脂称为烃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化学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不溶于水,遇水不产生乳化。其缺点是熔点低,烃基润滑脂主要用作保护作用。

    (2).皂基润滑脂 皂基润滑脂占润滑脂的产量90%左右,使用最广泛。最常使用的有钙基,钠基,锂基,钙一钠基,复合钙基等润滑脂。复合铝基,复合锂基润滑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两种脂是有发展前景的品种。

    (3).无机润滑脂 主要有膨润土润滑脂及硅胶润滑脂两类。硅胶润滑脂是由表面改质的硅胶稠化甲基硅油制成的润滑脂,可用于电气绝缘及真空密封。膨润土润滑脂是由表硅胶润滑脂是由面活性剂(如二甲基十八烷基苄基氯化铵或氨基酸胺)处理后的有机膨润土稠化不同粘度的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适用于汽车底盘,轮轴承及高温部位轴承的润滑。

    (4).有机润滑脂 各种有机化合物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润滑脂大都作为特殊用途。如阴丹士林,酞青铜稠化合成润滑油制成高温润滑脂可用于200~250℃;含氟稠化剂如聚四氟乙烯稠化氟碳化合物或全氟醚制成的润滑脂,可耐强氧化剂,作为特殊部件的润滑。又如聚脲润滑脂可用于抗辐射条件下的轴承润滑等。

    (二).固体润滑剂 :

    固体润滑是指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整体材料来减少作相对运动两表面的摩擦与磨损并保护表面免于损伤的作用。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摩擦学名词术语,固体润滑的定义是:能保护相对运动表面免于损伤并减少其摩擦与磨损而使用的任何固体粉末或薄膜。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剂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固体润滑剂概念应用较晚,1829年伦尼(Rennie)进行了石墨和猪油复合材料的摩擦试验。二硫化钼是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用作润滑剂,目前固体润滑剂已在许多机械产品中应用,可在许多特殊,严酷工况条件下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环境条件下有效地润滑,简化润滑维修,为航天,航空与原子能工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5人评论

lsj63906 发表于 2025-8-12 04:09:11
润滑脂是工业上常用的润滑材料之一,润滑脂是一种具有塑性的润滑剂,它由润滑液体、稠化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润滑脂的润滑性质取决于润滑液体的性质。稠化剂在润滑脂中形成如海绵状或蜂窝状的结构骨架,使其成为膏状物质。添加剂是指为改善润滑脂某方面的使用性能而添加的少量物质(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等)。 润滑脂的品种牌号繁多,其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但使用最多的是按稠化剂的类别来分,如皂基润滑脂、烃基润滑脂、无机润滑脂、有机润滑脂。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普遍是皂基润滑脂中的钙基润滑脂和锂基润滑脂。 (1)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俗称“黄油”。钙基润滑脂是用天然脂肪酸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制成的,合成钙基脂是用合成脂肪酸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制成。它具有抗水性好、机械安定性好、易于泵送、价格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使用温度低、寿命短等缺点。 钙基脂按工作锥入度(针入度)分成1、2、3、4四个牌号。L、2号使用温度不高于55℃,3、4号不高于60℃。目前,1、2号脂使用最多,3、4号脂用于高负荷、低转速的设备上。 (2)锂基润滑脂 锂基润滑脂是由天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或中等粘度的合成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而成的。 锂基润滑脂的使用温度高,可长期在120℃下使用,短期在150℃下使用,与其它润滑脂相比有用量少但寿命长、使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它包括有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极压锂基润滑脂、通用锂基润滑脂三类。在汽车、拖拉机上较常用的是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它适用于-30-120℃下的汽车轮毂轴承、底盘、水泵和发电机等摩擦部位的润滑。
  钙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适于潮湿和与水接触的部件润滑,拖拉机水中作业使用的应是钙基润滑脂,它同时可起到密封作用。钙剂润滑脂使用温度一般在70℃以下为宜,且主要用于中、低速运动部件。钠基润滑脂主要适于在较高环境温度使用,但不适宜潮湿或与水及水蒸气接触的场合。钙钠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和耐高温性能,适于潮湿或高温环境,如汽车、拖拉机的轮毂轴承、万向节或发电机的滚动轴承等,但不适于低温环境,这种润滑脂价格较高,因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润滑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如自行车、手推车、畜力车、房门合页等转动轴承的润滑,打气筒皮碗的密封、金属管路接头的防漏(低压环境)及刨锯表面的防锈等。由于润滑脂一次注入后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起作用,无需经常加注,故使其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润滑脂使用问题和解决办法
1、钢铁工业用润滑脂有哪些要求?
??钢铁工业用脂一般是指用于轧辊轴承的脂。大都是集中润滑,由油泵(即润滑脂输送泵)经过?集中润滑系统油脂分配器,定时地经过输脂管路向各辊道轴承供脂润滑,轧辊轴承经受钢坏的辐射?热和传导热负荷的影响,轴温较高,更由于轴辊所处的位置不同热负荷亦各异。炉前辊道轴承温度?可达200℃左右(在有冷却水情况下),一般钢坏辊道轴承轴温在100℃左右,辊道又遭受钢坯经过?时的冲击、滚动等交变负荷的影响,工况很恶劣,再次,有粉尘飞扬,在冷却水的喷淋下轴承先进?水。所以对润滑脂工况讲应具备以下特点:
??(1)耐极压或冲击负荷,四球机极压性好。
??(2)耐高温性好,滴点高(>180℃)。
??(3)抗水性和防锈性、防腐性通过,抗水淋性好。
??(4)良好的泵送性能,一般使用0号或1号稠度脂。

??2、润滑脂在轴承中的填充量是多少为适宜?
??润滑脂的填充量对轴承运转和润滑脂的消耗量影响很大。轴承中填充过量的润滑脂会使轴承摩?擦转矩增大,引起轴承温升过高,并导致润滑脂的漏失,反之,填充量不足或过少可能会发生轴承?干摩擦而损坏轴承。
??填充过量的脂还会造成多余的润滑脂从润滑部件漏失,给机械运转带来不良的影响,润滑脂的?适宜填充量有多种不同的经验公式计算。
??一般讲,对密封轴承、润滑脂的填充量以轴承内部空腔的1/3-2/3当轴承中填满润滑脂?温度升高。
3、润滑脂在使用中为什么要补充和更换,有无规定?
??润滑脂在使用中会发生氧化变质,基础油减少,有时因混入外界杂质更加恶化而失去润滑作用,或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消耗。因此,必须定期补充和更换润滑脂,以满足部件的润滑要求。
??轴承再润滑的周期依轴承大小、相对运动速度、负荷、操作温度以及轴承的密封效果等因素而?异,各轴承制造厂大都以dn值为计算标准。
??4、润滑脂在使用中质量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判别?
??润滑脂在工作部件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如空气、水、粉尘或其他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及工?作部件相对运动产生机械力(如冲压、剪断等)的作用,将发生两方面的变化:
??(1) 化学变化:润滑脂组分(基础油、稠化剂)因受光、热和空气的作用,可能发生氧化变质,基础油遭受氧化后生成微量的有机酸、醛、酮及内酯等组分,稠化剂中脂肪酸、有机的金属盐?有可能发生分解而形成微量的有机酸等,因此,产生酸性物(润滑脂酸值增大)导致被润滑的部件?腐蚀,及至锈蚀,并失去润滑、防护作用。
??(2) 物理变化:由于机械作用使润滑脂结构变差乃至破坏,润滑脂稠度下降,润滑效果变差,?或是由于机械润滑部件密封条件不好,导致润滑脂中混入灰土、杂质和水分而使润滑脂质量变差。
  判别的方法:润滑脂用肉眼或手感有灰尘、机械杂质,或因混入水分润滑脂乳化而变白、变浅,或?稠度明显变小,或有明显油脂酸败的臭味等,都能说明润滑脂变质。
??采用仪器分析办法,最直接的判别是取少量使用过的样品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有无1720cm-1吸收峰。或测定样品在使用前后的吸收峰的变化羰基指数为1710cm-1与1378cm-1两个吸收?峰之比。或直接测定样品的酸值,若酸值大于1.0mgKOH/g时表明确润滑脂已开始变质。

??5、润滑脂在储存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润滑脂是一个胶体,在使用和储存中脂的结构将会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在库房存储时,温度不宜高于35℃,包装容器应密封,不能漏入水分和外来杂质。
??当开桶取样品或产品后,不要在包装桶内留下孔洞状,应将取样品后的脂表面抹平,防止出现?凹坑,否则基础油将被自然重力压挤而渗入取样留下的凹坑,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6、无滴点润滑脂如何判断它的使用温度的上限?
??润滑脂的滴点是一种条件试验结果,只能表示在统一的试验条件下,某种润滑脂熔化或变软而?滴落的温度。并不能表明它的使用温度。对皂基润滑脂而言。一般可以在滴点以下30℃左右使用不?会有问题,脂的结构不会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润滑脂的稠化剂有多种,如碳黑、硅胶等脂?均无滴点,即在试验条件下无滴落现象。一种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上限受两种制脂材料的制约,一是?基础油,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氧化变质,同时伴有蒸发损失;一是稠化剂是否在高温下变质。一般?讲,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上限受基础油性质的制约性较大,矿物润滑油的最高使用温度上限为120-150℃,短时间可以承受180℃(对高黏度而精制较好的产品)。大多数润滑脂都是使用矿物油为基?础油的,使用温度不能太高。

??7、润滑脂储存后变硬(稠度增大),可否加入基础油稀释后再使用?
??大多数润滑脂在储存一段时间后,稠度(即指锥入度测定值)变大,即有变硬情况,若不超过?1个稠度号,即可直接使用,不影响作一般润滑用。若稠度变化很大,即表明基础油分出过多,可?能会增大机械部件润滑时摩擦阻力、增加机械动力的消耗,不宜直接使用。
??有的用户在已变硬(或变稠)的润滑脂中加入基础油调稀,使脂的稠度变小(即变软)后使用,此办法用户不宜采用,因缺少必要的均化处理工序,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变差,分油增大会影响?使用。
??已变稠的润滑脂,其他理化性质变化不大时,在生产厂可以加入相同的基础油,再经过均化工?序处理后并分析检测合格后,是可以使用的。

??8、不同类型的润滑脂能否混合使用?
??如果基础油类型相同(如都是石油润滑油或其他同一种基础油)的脂,不同皂基或稠化剂制成?的脂,一般不宜简单地混用。对某些类型的脂,如钙基脂与钠基脂,或锂基脂与复合锂基脂等,可?以相互混合使用,一般不会导致性能变化太大,也不影响使用。
??但是极压型润滑脂,因含有各种活性组分,相互混用时,会发生添加剂相互干搅,致使脂的胶?体安定性或机械安定性变差,影响其使用性能。在不同类型脂互相混合之前,应作混合后脂的性能?测定,确认无明显影响时再使用。

??9、如何判断轴承润滑脂在使用中失效?
??轴承润滑脂性能要求的指标很多,主要是胶体安定性(分油量)、机械安定性(10万次剪切试?验,延长工作锥入度值)和氧化安定性,这3个指标综合结果,即是轴承寿命。
??在轴承中运转的润滑脂遭受机械力的破坏使稠化剂的纤维变碎裂、变短、降低了维系润滑脂结?构的能力,即稠度变化,如果稠度变化很大会产生从工作表面流失的现象,同时在运转工作时润滑?脂将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基础油会产生蒸发而减少或部分基础油由于脂的胶体破坏分油损失使脂?的含油量减少,也有产生氧化变质的可能。
??因此,对轴承润滑脂来说,若工作后脂内基础油含量低于60%-70%时(即基础油由于蒸发或分?油而损失30%-40%)将降低甚至丧失润滑能力导致轴承运转失败,同时脂的稠度下降和氧化而变质?更将影响运转中的轴承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isonkaka 发表于 2025-8-14 00:16:57
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obothuang 发表于 2025-8-15 05:47:56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留恋从前 发表于 2025-8-15 09:05:28
多多了解了解还是不错的。。。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山居士 发表于 2025-8-16 15:43:00
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