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msll2006 发布于2023-7-17 01:38 113 次浏览 4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矿山机电专业的。整理点材料,不知对大家有用不。
    提升绞车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垫铁、基础螺栓及二次灌浆
一、垫铁
1、      垫铁材料必须符合标准,严禁有裂纹。
检验方法: 检查观察、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
2、      斜铁和平垫铁按下表选择:
类别      斜铁      平垫铁      粗糙度
     代号      L      B      C      斜度      代号      L      B      材料      
一      斜1      110      50      3      1:15      平1      100      60      铸铁普通碳素钢      2.5
二      斜2      140      65      4      1:15      平2      130      75            12.5
三      斜3      160      80      4      1:25      平3      150      90            6.3
四      斜4      ≥190      90      5      1:25      平4      ≥180      100            6.3                  
注: 1、平垫铁厚度可按情况选定,但铸铁不小于20mm,普通碳素钢不小于10mm。
2、垫铁应与同号平垫铁配合使用,即斜1配平1。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
3、      垫铁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除机座下有指定垫铁位置外,轴承下及基础螺栓两侧应设置垫铁,如条件限制可在一侧设置。
Ⅱ、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情况下,应靠近基础螺栓。
Ⅲ、相邻垫铁组距离应为500----100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600---800mm为优良。
4、      每一组垫铁不应超过3层(斜铁成对使用可视为一层),各垫铁相互焊牢,铸铁不可焊接。(可加一层,减2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每段焊接长度不小于20mm,焊接间距不大于40mm为优良。
5、      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底面边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斜铁露出10-----50mm。(可偏差±5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垫铁宽度增加20mm为优良。
6、      垫铁总高度不小于60mm。(可以偏差-10mm)。
二、      螺栓
1、      螺栓拧紧后,螺栓应露出2—4个螺距。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螺栓露出长度基本一致为优良。
2、      基础螺栓的螺母与垫片与设备间接触应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带槽锚板的活动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活动锚板设置平整稳固。
Ⅱ、螺栓末端端面上应标明螺栓矩形头的方向。
Ⅲ、基础表面应标明锚板容纳螺栓矩形头的槽的方向。
Ⅳ、拧紧螺栓前,应依据标记将螺栓矩形头正确的放在锚板槽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验施工记录。
4、      安设基础螺栓应垂直,不应碰孔及孔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基础螺栓上油脂和污垢应清除,但螺旋部分应涂上油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      拧紧基础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75%以后进行。
检验方法:检验施工记录
7、      连接螺栓装配时,螺栓、螺母与连接件接触应紧密。
检验方法:手锤轻击,塞尺检查。
三、      二次灌浆
1、      设备安装前,混凝土基础二次灌浆处应剁成麻面,放置垫铁处应接触良好,并在灌浆前用水冲洗干净。
检验方法:检验施工记录
2、      灌浆时,必须捣固密实,基础螺栓严禁产生歪斜。
检验方法:检验施工记录
3、      二次灌浆所用砂浆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基础混凝土等级高一级。
检验方法:检验施工记录,及混凝土配比。
四、      主轴、减速器、电动机、制动闸所用垫铁的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6.3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五、      主轴、减速器、电动机、制动闸所用垫铁在基础上必须垫稳、垫实,放置垫铁的基础面必须经过研磨,接触面积不少于6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六、      基础螺栓的材质、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检验方法:对照技术文件检查。
主轴安装
      
一、      主轴装上滚筒后水平度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Ⅰ、滚筒直径2米及2米以上时不超过0.1/1000。
Ⅱ、滚筒直径2米及2米以下时不超过0.2/1000。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在轴头上测量。
二、      轴承座与底座必须紧密接触,严禁加垫片。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
三、      主轴轴心线与提升中心线的垂直度0.5/1000。
检验方法:框式水平仪检查
四、      轴承座沿主轴方向的水平度0.1/1000。
检验方法:框式水平仪检查
五、      轴承座垂直与主轴方向的水平度0.15/1000。
检验方法:框式水平仪检查
滚筒组装
一、      切向键与键槽的配合必须紧密,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
60﹪,挡板与键靠紧,严禁有间隙。
检验方法:检验施工记录。
二、      盘形制动器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严禁超过0.5mm。
检验方法:用百分表测量。
三、      制动盘和制动轮的表面粗糙度不低于3.2。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
光滑、无明显走刀痕迹的为优良。
四、      滚筒出绳孔不应有棱角、毛刺。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
表面光滑的为优良。
五、      滚筒衬木应选用经干燥的硬木。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
排列紧密、接触密实的为优良。
传动系统
一、      减速器输出轴的水平度严禁0.15/1000。
检验方法:框式水平仪在大轴轴头上检查。
二、      减速器联轴器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1      齿轮联轴器      两轴同轴度2米以上      径向位移mm      0.15
2                  倾斜      0.6/1000
3            两轴同轴度2米以下      径向位移mm      0.3
4                  倾斜      1/1000
5      蛇形联轴器      两轴同轴度2米以上      径向位移mm      0.1
6                  倾斜      0.8/1000
7            两轴同轴度2米以下      径向位移mm      0.2
8                  倾斜      1/1000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制动系统
盘形制动器
一、      同一副闸瓦与制动盘两侧的间隙应一致,偏差不超过0.1mm。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
二、      制动器油缸的对称中心与滚筒中心重合度严禁超过3mm。
检验方法:拉线、尺量。
三、      同一副制动器两闸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超过0.3mm。
检验方法:尺量。
不超过0.2mm的为优良。
四、      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接触面均匀超过60%为优良。

液压站安装
一、      液压站安装标高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要求,无规定时,二级制动安全闸的回油口必须高于盘形制动器油缸中心线8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二、      液压站的油泵、阀、内部油管、油箱等必须清理干净,干燥后,涂上机油再进行装配,管道接头处在0.7Mpa的油压下,严禁漏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日记。
三、      液压站用油必须符合出厂技术文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四、      制动手柄在全制动时,直流毫安表必须接近零位,制动油压必须低于0.5Mpa。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五、      油管排列整齐不漏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油管排列整齐美观、不漏油为优良。
辅助装置安装
一、      深度指示器传动轴必须水平,齿轮啮合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二、      润滑泵、阀、管路和油箱不漏油,运转正常。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噪音小、管路排列整齐美观为优良。
试运转
一、      绞车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调试和试运转。
二、      调压器、信号和警笛装置动作、可靠。
三、      盘式制动器紧急制动时间不得超过0.3秒,瓦块式制动器紧急制动时间不得超过0.5秒。
四、      无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小时,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4小时,每8小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五、      各部运行正常,减速器和主轴承不得有漏油现象。
六、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温升不超过35℃。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80℃,温升过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4人评论

lizhe1986224 发表于 2023-7-17 14:52:57
收下其中一部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jpt 发表于 2023-7-18 12:31:19
挺实用的,谢谢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mkys 发表于 2023-7-19 06:23:59
不错,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nrj11 发表于 2023-7-19 08:58:59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